[攝影] 2006夏, 台大異國風聯合舞展



[相簿] 2006夏, 台大異國風聯合舞展

今年五月, 台大阿根廷探戈社, 佛朗明哥社, 與楓韻舞社在視聽小劇場舉辦了聯合舞展.
當時參予了活動的拍攝

在重新剪輯後製後, 把當時的影像放上Flickr相簿

這是第一次的舞台拍攝經驗
使用的器材是老夥伴Canon EOS 10D


鏡頭全程只使用了這一支:

Canon EF28-135mm F3.5-5.6 IS USM
原廠定位為旅遊鏡的它因為焦段涵蓋廣(裝載在10D上實際焦段為45-216mm), 雖然光圈不大, 但是在IS影像穩定器與10D高ISO純淨畫質的加持下, 不失為應付舞台表演的解決方案

拍攝室內舞蹈表演會面臨到的困難是:
舞台上明暗不定的現場光源與舞者的動態
意味著攝影者必須在微弱的光源下拍攝極快的舞蹈動作

在不能影響表演的前提下, 閃光燈的使用當然是被禁止的
於是利用閃光燈補光的念頭也就不可行了

跟傳統底片相較起來
採用CMOS作為記錄元件的10D有著在高ISO下仍能保持相當純淨畫質的特性

於是我想到的方法是:
以快門優先模式將快門速度固定在1/100s上下, ISO值設定為400-800, 而光圈值交由相機決定
記錄格式使用無失真的RAW格式

以上的作法可以確保凝結住舞者的動作, 即使這樣是曝光量不足的設定

這也是為什麼要採用RAW來記錄影像的緣故
無失真的RAW格式在影像後製上有著JPG格式所遠不能及的潛力
RAW檔的曝光寬容度可以在正負兩格之間
也就是說
即使原始影像的曝光不足
事後透過後製軟體的調整
將曝光量拉回正常
也一併調整因現場不固定光源而導致的色溫異常


總結來說
在數位攝影的時代
攝影的手段變得更為自由與彈性
藉由數位暗房的操作
我們得以輕鬆實現內心的想法


後記
雖然解決了舞台攝影的技術問題
但是影像的靈魂終究還是取決於相機背後的那顆腦袋
未來還有待繼續磨練按下快門的時機與取景的敏感度